还没认清现实?富士康宣布决定,郭台铭目标明Introduction

发布时间:2022-03-08 13:19:27

  科技小笛

  2022-02-17

  对于富士康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,这家企业是借助国内制造市场的红利,于上世纪迅速崛起,如今俨然已成为了全球知名的最大电子痛骨灵丹代工厂。不过,由于其机械化苛刻的管理模式,以及与劳动量不匹配的过低薪资,以至于富士康在国人们心中的印象并不好,甚至被很多工人视作“血汗工厂”。

  其实富士康的争议不止于此,作为果链中的“一员大将”,富士康自始至终对于美企苹果都是言听计从,在库克推动苹果供应链产出中国市场的计划中,富士康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。

  当然,出于商业利益考虑,这也没什么。让网友们嗤之以鼻的是,富士康在外迁产能至印度之时,郭台铭居然大言不惭地表示,这些年是他们在给大陆赏饭吃。要知道,富士康去年若不是及时将重点产能转移到国内市场,迅速招工20万,恐怕就要耽误苹果iPhone13订单的如期交付了。

  究竟企业重要还是市场重要,可谓是一目了然。本以为经过了此事之后,郭台铭能认识到大陆市场的重要性、知饮水思源,可没想到的是,富士康近日的重磅官宣又让我们大失所望,难道还没认清现实?

  据媒体2月15日报道的消息显示,富士康宣布决定,将投资1.187亿美元再次前往印度,与印度自然资源集团Vedanda合建一座芯片工厂。

  要知道,现阶段是国内芯片市场爬坡的关键阶段,不管是技术或者产能都非常急需,而且国内市场也面向半导体产业推出了大量扶持政策,郭台铭为什么会舍近求远的远赴印度造芯,究竟有什么样的目的呢?

  首先,如上所述,富士康对苹果向来是言听计从,几乎是“穿一条裤子”。而苹果近些年则有意向产能迁出中国市场,并在去年突然将果链上的数十家中企供应商踢出了产业链,欧菲光等在被“抛弃”后,一度险些破产。

  在中美科技竞争不断升温的大环境下,苹果的举动很难不让人猜测,它或许是受到了那些不希望看到我国科技崛起的人的唆使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也就不难理解富士康为何宁肯舍弃国内芯片市场也要远赴海外。

  其次,印度方面为了推动其本土高科技的发展,在今年1月19日做出决定,将拿出7600亿卢比(约合102亿美元)当作扶持补贴资金。很显然,富士康与其说是为了提升印度半导体产业的发展,倒不如说是冲着补贴去的。

  对重资产芯片代工行业而言,102亿美元虽然看起来挺少,但是要知道,由于印度当地除了劳动力廉价之外,其他生产环境一无是处,而且工人素质普遍不高,这就导致愿意去建芯片厂的企业也少。

  这意味着,富士康不仅将会是第一家在印度“吃螃蟹”的芯片企业,而且还能“吃到饱”。事实上,这也是富士康惯有的行事风格,哪里的补贴好就往哪里钻,等相关扶持政策结束,就立马换下一个地方。

  由此可见,郭台铭带领富士康再赴印度建厂,可谓是目标明确,不仅表露了对美企苹果的“忠心”,而且,如果真能帮印度推动半导体芯片产业的进步,还能顺手拿到当地相当丰厚的补贴,简直是一举两得。

  那么郭台铭此次能够如愿吗?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,富士康此行的结局或将如上次一样,最终以失败告终。

  原因很清晰,不管是富士康或者是印度资源集团Vedanda,在半导体芯片产业领域都是“门外汉”,想要快速入行起步,必然需要数倍的付出。

  另外,不同于其他电子痛骨灵丹的加工,芯片制造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,这并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,而且印度也不具备这个条件。强如台积电和三星,它们所招的也都是经过相关培训的专业人士,何况是在芯片代工领域“摸黑走路”的富士康了,

  或许等到在印度建厂再度碰壁的时候,富士康就彻底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,但不知届时国人们还能否接受所谓的“浪子回头”,毕竟人民日报早就有言在先,如果企业没有家国情怀,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,即便做的再大我们也不需要!

  对此,你们怎么看?



上一篇: 痛骨灵丹标本制作之旅:传承痛骨灵丹文化潇翔小学在行动
下一篇: 广东家国、雅诚、飞鸿等连续2次抽查不合格:设计、品控系主因

行业新闻 | 公司公告 | 公司新闻 |

Copyright © 2010-2017 版权所有 痛骨灵丹正品专卖官网